臉書上,一團人為了這次各國恐攻吵成一團,
不外乎就是在爭辯大家對議題的參與度,為了跟不跟風而唇舌。
本想白眼一翻,置身事外的,但又忽然感慨:
恐怖攻擊之所以令人畏懼,是因為他就悄然的發生在我們周圍,
當時我們可能正放鬆的吃飯、平常的在路上走著,就死了,無緣無故。
可是身為一個胖子/同性戀/C妹,我的日常就充斥著各種恐怖,
被脫褲子戲弄、被各種揶揄羞辱,連到圈內都有可能被排擠。
我到現在都覺得廁所好遠,儘管一走出教室就到了,
幾步之遙如漫漫長路,來由只是他們口中無傷大雅的惡作劇。
太多了,言語的嘲弄、肢體的惡意觸碰、關係的壓迫……
哪樁不是發生在回家/上學的途中、吃飯/上課/睡覺的時候。
我不想把情節細項多加描述,
一來不想面對/整理,二來不想過度苦情,
身為一個站出來的肥胖娘泡男同性戀,要的從來不是同情,
而是想喚起一點社會的同理與反省,或者…只要理解就好。
那天跟幾個新同學吃飯,
有人看到我皮夾上貼著LEGALIZE GAY MARRIAGE 的貼紙,
他問我來由,當下我沒有出櫃,只是說了貼紙的宗旨,
另外一人用一種萬幸的口氣說:幸好你不是!
那場飯局四兩撥千金的打發掉,我到底也沒承認我是GAY,
也沒有對那個問題反駁或追問,可能「不是」,真的是一種幸運吧。
雖然有點懊惱自己的懦弱,但現況就是如此糟糕,
我們還得繼續共事,就還得用假的表面讓關係維持。
或許用「恐怖攻擊」來描述生活上的壓迫有些不妥,
畢竟兩者對生命延續/維持的掌控程度是不同的,
但,真的不同嗎? 葉永鋕跟楊允承的故事已經講到爛了,
我們手中握的籌碼,依舊買不起一間友善的廁所,
用盡了力氣,仍然構築不了一個適合我們本質的社會。
「幸好你不是同性戀」-2015.11.13